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位于天津市蓟州区西北方向的盘山,历史上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游之地,如今则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京津后花园。
松涛翠绿,瀑布飞溅。怡人景色之间,盘山也曾有过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五保户付召银就生活在山脚下,家里那座老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尽管早已鉴定为D级危房,却一直拿不出钱修缮。去年,在官庄镇政府和村委会帮助下,付召银终于实现了拆旧建新的心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房子后墙都歪了,墙上全是大口子,睡觉都不踏实。现在,新房子又结实又敞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之心、必赢之志。自2013年启动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全市已有3.8万余户困难群众告别“冬冷夏热雨天漏”的危房,住上了梦想中的暖心住宅。
制度保障 加强质量和资金监管
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牵头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质量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的通知》,切实强化质量安全责任,不断提高危房改造水平。全面推行农村危房改造“五个基本”,实现危房改造基本质量检查全覆盖,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部位进行质量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改造后房屋质量过关。
“危房改造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做到改造一户、安全一户,住房安全户户有保障。”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主任蔡云鹏说。
农村危房改造施工现场
为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该委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申请、公示、审核、方案、合同、管控、验收、支付、建档”工作流程,加强各节点监管。认真履行农户申请和村、乡镇、区三级审查公示审批程序,在显著位置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采取“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直补到户”模式,实行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制度,彻底杜绝截留、挤占、贪污、挪用,确保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拨付及时、足额到户。联合民政、审计部门,加强认定程序审核把关,建立“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全方位一体化监督模式,从制度上杜绝把关不严、违规操作、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
因地制宜 细化完善困难户类型
作为直辖市的天津,如何在农村危房改造中体现高质量的成色?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农村危房改造其他贫困户认定办法》,并共同发出《关于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认定工作的通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4类重点对象的基础上,对标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目标,将其他困难户纳入改造范围,规范准入条件,让好政策惠及更多家庭。
近年来,天津市年降水总量偏少却非常集中,入夏后总会连下几场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每年汛期前,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都会同民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先期排查可能受灾的农户住房,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汛期后,因灾倒损户会被及时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优先组织安排,为受灾群众送去关怀。
技术服务 落实全方位保障
农村住房建造曾长期面对无设计、无图纸、凭经验干活的局面。为提高危房改造设计水平,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编制了《农村危房改造通用图》,印发了《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技术指南》,大力推广适合当地农村实际、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农房加固技术,既保证住房安全,又减轻农户负担。
保证危房改造质量,专业培训必不可少。天津市多年来通过实地观摩、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训技术专家和农村建筑工匠5000余人次。为强化技术帮扶,当地还抽调技术专家,对基层疑难问题进行“一对一”帮扶。
岳书云是静海区王口镇小瓦头村五保户。她的房子早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但由于囊中羞涩,岳书云迟迟未能翻建。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沟通协调,并在后者支持下为岳书云请来专家,制定了大修施工方案,最终顺利完成改造。
针对底数不清、鉴定不准等“老大难”问题,天津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民政部门将困难户信息交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开展“地毯式”核实,以“反复筛选、逐一甄别、不落一人”为原则,实现4类重点对象全覆盖。同时,创新鉴定模式,全面推行由区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集中组织鉴定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切实提高危房等级鉴定专业性和准确性。
创新模式 灵活保障困难户住房安全
西青区辛口镇危房改造示意图
有着浓郁乡情文化的西青区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原产地,也是“精武大侠”霍元甲的故乡。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地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方向,切实满足困难户房屋解危的不同需求。
例如,对于改造意愿不强的农户,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辛口镇采用房屋置换等方式,灵活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成为西青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典范。在郭庄子村,低保户石淑琴的老房是“里生外熟”的土坯房,后墙已经开裂,安全隐患较大。经协商,村委会将其安置在村内回迁剩余平房内,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保障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石淑琴全家非常满意。类似情形的还有中辛口村的郑恩华,原居住在经鉴定为D级的土坯房里。为解决这一住房安全问题,同时考虑到低保户生活困难以及中辛口村为规划回迁村的实际,经多方协调,郑恩华提前搬入了回迁房。
针对自筹能力极弱的深度贫困户,天津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农户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搞强制推进,对确无能力建设又无意愿参加政府统建的农户,采取空置房置换、提前回迁等方式,帮助这一群体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同时,不断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借助结对帮扶、社会救助等力量,切实减轻困难户负担,全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品质,提升广大农户的幸福感。
示范引领 建设绿色节能农房
老房焕新生,宝坻区大钟庄镇王山庄村低保户尹树文也有发言权。他此前蜗居在一间昏暗潮湿的老宅里。由于房龄已经超过40年且年久失修,山墙出现了明显的裂缝。2019年,镇政府和村委会鉴于尹树文无力自行改善居住条件,决定帮助他申请参加危房改造。为了让尹树文今后住得更舒适,当地政府部门还决定“开小灶”。
“(他们)给我装了断桥铝门窗,墙上和屋顶加了保温层,到冬天别提多暖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尹书文内心充满感激。
危改房屋安装节能门窗
在保证房屋安全、实现住房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天津市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大力推行节能保温绿色农房建设。《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相关工作安排和方案的通知》提出,有效提升农村危房改造成效,积极推广建设绿色示范农房。随后,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工作的通知》,充分利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专项资金,明确对门窗、屋面、墙体等进行节能改造的危改户以相应补贴,从而大大提升农房舒适度。这一举措不但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支持,更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转变作风 危房改造流程大提速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天津市开通了农村危房改造微信平台,畅通农户报名渠道。农户可在平台上直接报名,表达参与危房改造诉求。
走上街头宣传危房改造政策
“要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危房改造中消极应对群众、推诿扯皮、不及时受理等问题,确保农户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将危房改造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党委书记宋力威说。
解难事办实事,永葆为民初心。当地采取有力举措,优化危房改造流程尤其是最前端的对象认定审批环节,令困难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对民政部门已经确认困难群众资格证书有效的困难户,不再重复核定家庭经济状况;二是原来农户微信报名后到乡镇政府现场确认的环节,改为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入户或电话核对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强化作风监管,当地还多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农村危房改造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印发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方面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实施方案,切实转变为民服务工作作风,确保如期完成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任务目标。
盯紧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民心工程重点推动,撸起袖子加油干,扎扎实实抓落实,让安心房成为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保障,让暖心房将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传递到农村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心坎儿上。天津市以农村危房改造实效回应困难农户安居期待,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6.24 张晓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