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石膏的粒径级配对抹灰石膏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一般相同体积的各种几何体,圆球形表面积最大,根据机械加工物料的原理可知,锤式磨机加工的产品其颗粒物形貌为各种(非圆)形状:针状、棱状、锥状等,由此可知,同样的粒径,其比表面积相对圆形为小。
由石膏理化特性得知,石膏粉打浆后还原成二水石膏,浆体内部的水份完全蒸发后留下很多均匀、规则的空隙(多孔质材料),其孔隙的密实度与其质量——强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如果石膏粒径细小(粉状物多)则分散度大,加水后与水接触的区域多,形成的晶核点多,在水化过程中形成饱和溶液速度就快,因此,对晶核成长所需要的新相的数量不足,生成的二水石膏晶体不均匀和晶体将是细小的,所以石膏制品的强度相对较低。
再者抹灰石膏粒度细小,比表面积大,因此会增大石膏制品的制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从而使硬化后空隙率较大,致产品强度下降。由此,石膏制品对粒度的要求是有规定的,不宜太细,用户可不必追求价格优势而降低建筑质量标准。
利用脱硫建筑石膏配制抹灰石膏时,脱硫石膏的细度对抹灰石膏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脱硫石膏是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而得到的工业副产石膏,它是由磨细石灰或石灰石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颗粒细小,含水率高,比重较大的高含量二水硫酸钙;其细度一般集中在40~60um之间。(细度大于160目的是0.7%,细度在160~180目之间的是4.23%,细度在180~200目的是83.53%,细度在200~250目的是9.03%,细度小于250目的是2.4%)。粒度曲线窄而瘦,因此单独利用脱硫建筑石膏配制抹灰石膏时,会带来料浆和易性差,粘结性能不好,保水性能低、离析、分层现象严重,产品容重偏大等问题的产生,即脱硫石膏在生产脱硫建筑石膏的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的煅烧设备和工艺改变其颗粒级配比例,但都是向更细小的方向发展,而配制抹灰石膏所需要的建筑石膏并不是越细越好,不同型号的抹灰石膏所要的石膏细度也不同,脱硫建筑石膏的细度细,比表面积大,粒径范围窄,标稠用水量多,触变性和和易性差,抗流挂性、施工操作性也差,石膏制品表面光洁度欠佳;因此对脱硫石膏的颗粒特性应充分重视,必要时需采用磨细,复配,或重结晶等手段作进一步的工艺处理。我们所需要的抹灰石膏产品,不单纯能够满足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T517-2004的技术要求,而还要注意施工应用中的相关性能,如和易性、流挂性、抗裂性、防止泌水、分层现象,料浆在搅拌时的分散均匀性(是否有抱团现象)及其它施工操作性能,好的抹灰石膏必须是产品技术性能和施工应用性能良好并存的产品。
利用建筑石膏生产抹灰石膏时应注意什么?
答:国外抹灰石膏大多采用半水石膏与无水石膏的混合物,加入缓凝剂、保水剂等外加剂以及其它集料配制而成的。
配制抹灰石膏时,会发现石膏原料不同、煅烧条件不同、细度不同,以及水膏比不同,都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抹灰石膏产品的稳定性是目前抹灰石膏最主要的问题。
我们要得到性能稳定的建筑石膏,这非常重要。因为石膏煅烧时很容易产生多相混合,各相对石膏的凝结时间影响极大。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缓凝剂不能正常调节凝结时间,(有时无论加多少缓凝剂都不能将石膏的凝结时间延长至所需的时间),必须首先检查建筑石膏粉中是否含有较多的Ⅲ型无水石膏或欠烧的二水石膏相。
Ⅲ型无水石膏又称脱水半水石膏,其晶相结构与原半水石膏相同,Ⅲ型无水石膏与空气中的水分相遇会很快水化成半水石膏,是不稳定相。生产半水石膏时,不可避免的存在这种不稳定相,但可以通过陈化工艺使其转化为半水石膏。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利用半水石膏配制抹灰石膏易造成性能的不稳定性,其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相同缓凝剂掺量时,抹灰石膏每批的凝结时间都不同。原因在于半水石膏中的Ⅲ型无水石膏在石膏水化过程中起促凝作用,当Ⅲ型无水石膏在半水石膏中的所占比例不同时,促凝效果也不同。这正是很多生产企业在利用半水石膏配制抹灰石膏时,不能得到性能稳定产品的主要原因。
我要评论